2017年11月3日星期五

017 | 醜小蛉

醜小鴨變美麗白天鵝的故事,據稱是安徒生以自己小時候受盡歧視的經歷為藍本而寫,百多年間廣泛流傳,起碼在我這一代是無人不曉。但以今天社會而言,恐怕逆向歧視的情況還佔了些上風。

醜的昆蟲也會受人歧視,但醜得來又兇狠得吃掉所謂害蟲的卻又受人推崇,說的是對大家來說較陌生的脈翅目(Neuroptera)昆蟲。牠們的幼蟲要不天生凶神惡煞,要不將垃圾堆在自己身上,其貌不揚的造型就像電影《食神》中的火雞姐。自孵化那天開始,牠們便已是貪吃的捕獵者,遇蟲殺蟲,倒也和容貌相襯。但當牠們破蛹而出,換來的卻是一身優雅,修長的身軀(因此名稱都以「蛉」字為結尾,大致指腹部長條型的蟲類),閃爍的眼睛,還有佈滿網紋的透明翅膀(脈翅目的名稱亦由此而來,指牠們的翅脈多得像神經分佈),完全是醜小鴨故事的昆蟲版。

全身都是綠色的草蛉

背負著一身舊殻的草蛉幼蟲 (相片由maomorning拍攝)

香港的脈翅目昆蟲中,最常遇到的應是草蛉科(Chrysopidae)成員。牠們在夜間活動,在有燈光的公廁常會遇到,成蟲以花蜜或小型昆蟲為食。牠們的英文名是green lacewing,意指綠色身體和喱士狀翅膀,名字和外貌也算匹配。幼蟲的形狀也是長長的一條,口部有一對鉗狀的顎,用作捕獵昆蟲;有人就將草蛉放到栽種植物上產卵,幼蟲出世後便可控制吸食植物汁液的蚜蟲。牠們習慣將沙石、獵物被吸乾後的外殼或自己蛻了的皮擱在背上,掩過掠食者的耳目,有時在郊遊徑的欄杆上會見到一堆垃圾在走動,多半就是草蛉的幼蟲。草蛉的卵本身也很特別,而且還與一些奇聞扯上關係,日後再談。


蝶角蛉的觸角和蝴蝶很相似,驟眼看亦與蜻蜓有幾分相像,有說擬態為蜻蜓可減少被捕獵的機會

蝶角蛉是另一種體型較大、間中會在植物叢落中遇到的脈翅目昆蟲(蝶角蛉科 Ascalaphidae)。就算你在野外打滾了一段時間,牠們飛出來時給你的第一印象總是像蜻蜓,要待牠們停下來(這倒也不難等)望到那像蝴蝶般幼長而末端脹大的觸角,方才認得出其真身。牠們的複眼分成上下兩半,相對其他昆蟲來說也算巨大,英文名owlfly亦由此而來。蝶角蛉幼蟲是伏擊型的捕獵者,顎部的長度比頭更長,扁平像盾牌形的身軀兩側有刺狀物伸出,大抵與小朋友心目中的怪物模樣相去不遠,誰會將牠們聯想到與成蟲的關係?


罕有在日間出現的蟻蛉成蟲

身體更修長的蟻蛉(脈翅目下蟻蛉科 Myrmeleontidae成員)比蝶角蛉更似蜻蜓,除了觸角外也真和蜻蜓沒有兩樣。但無論幼蟲或成蟲都是很難見到:成蟲主要在夜間活動,但數量不多,與蝶角蛉相似、有一雙凶狠大顎幼蟲則生活在地底,惟幼蟲出沒的痕跡卻相對容易遇上。在新界西部山區沙地上,可看到這些像漏斗般由幼蟲製作的陷阱,若螞蟻等細小昆蟲行過掉進陷阱裏之後,會因斜面太滑而未能爬回地面,當牠們耗盡體力時,埋在陷阱下的蟻蛉幼蟲便會伸出顎部鉗住漏斗底的獵物,注入消化液後大快朵頤,有時甚至會噴沙令獵物難以逃脫。西方遠古時代已觀察到幼蟲這種捕獵方法,據此將牠們命名為antlion,中文有時會稱幼蟲為蟻獅。

沙地上的蟻獅陷阱

在香港還可找到脈翅目下溪蛉科(Osmylidae)、褐蛉科(Hemerobiidae)和粉蛉科(Coniopterygidae)的成員,形態各異但不減優雅。今年我也在亞洲不同地方遇上了夢寐以求、與螳螂十分相似的螳蛉(歸於螳蛉科 Mantispidae之下),似乎牠們只出現在極原始的森林地區,不知會否有一天在香港遇上牠們?

攝於廣東省南嶺的螳蛉,外貌酷似螳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