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星期一

042 | 同門

在日常對話中,被歸類為「蟲」的生物多不勝數,從最常見的昆蟲、身體內的寄生蟲甚至到單細胞的變形蟲,似乎所有會爬行的動物(簡單來說即是除獸類、雀鳥和魚之外的所有動物)在歷史上皆被人視之為蟲。翻看一些字典中部首「虫」所收錄的字,例如蛇、蛙、蜥、蟾、蝸、螺、蝦、蟹、蚌等,以今天大家對生物的認知,大家都再不會將牠們所代表的生物視為蟲,但至少在過去數千年間,人們還是認為兩者不用分那麼細。

概括來說,今天稱為「蟲」的生物大約可歸納為以下兩類形態:

  1. 細隻(大致比倉鼠體積更細)、多腳(數量多於四隻)、身軀或多或少有硬殼感覺,英文稱為bug的物種
  2. 蠕動、無腳的條狀物,英文稱為worm的物種

相信大家都無異議。但如果要講「昆蟲」的話,或許就要精準一點,尤其是擁有第一類特徵的那些「蟲」,的確和昆蟲頗有共通之處,原因是牠們大都和昆蟲一樣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opods)的成員,亦很多時被當作是昆蟲系列一部分。

字面上其實也解釋了節肢動物的肢體(包括腳部和其他從身軀延伸部分,例如觸角、口器等)是一節節的,拉丁文名稱 Arthopoda 源於希臘文ἄρθρον (arthron,關節)+ πούς (pous,腳)。其他節肢動物共同特徵包括也是一節節的身軀,以及堅硬、需要蛻皮才能成長、由甲殼質(chitin)組成的外骨骼(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都是內骨骼的)。

而這些細隻、多腳、有外骨骼的動物,佔了已知動物品種數量接近八成。

三種外貌很不同、屬於內口綱 Entognatha 彈尾目 Collembola 的跳蟲 (springtails),身型大多都很細小,腹部底下有一個彈尾器,可協助牠們秒速彈起逃避危險

昆蟲自然是節肢動物中的大戶,分類學上編為昆蟲綱 Insecta,六隻腳、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的專有特徵都是書本常提及的。雖然不是所有昆蟲都有翅膀,但有翅膀的節肢動物就一定是昆蟲。有幾類細小而沒有翅膀、在泥土中生活、也是六隻腳 + 頭胸腹的蟲曾經被歸作昆蟲綱之下,包括跳蟲、彈尾蟲等,但現在獨立出來並歸作內口綱 Entognatha,指其口器藏在頭部之內。兩個綱有時合稱為六足亞門 Hexapoda。

顏色鮮艷的香港蜘蛛選粹

雄性麗頭包氏蛛 Bavia aericeps,屬於跳蛛科 Salticidae,這角度可見到由螯肢演化而成的毒牙

蜘蛛和蠍子的型態其實和昆蟲很類似,但牠們比昆蟲多一對腳,沒有觸角,身軀亦只分為兩部分;頭部口器前方長出螯肢,用以輔助進食,或像蜘蛛般發展成毒牙,因應這特徵牠們被歸類於螯肢亞門 Chelicerata之下。同屬於旗下的,還包括盲蛛、蟎、擬蠍、海蜘蛛等動物,以及似蟹多於似蜘蛛的鱟。

盲蛛與蜘蛛同屬蛛形綱,在香港野外很常見,英文有時稱為daddy-long-legs

又稱為馬蹄蟹的鱟外貌像蟹,但其實和蜘蛛關係較密切


長條狀、腳更多的蜈蚣和馬陸與昆蟲的分別更大。蜈蚣俗稱百足,與英文centipede 同義,身軀有15節或以上,每節均有一對腳;馬陸被稱為千足蟲 ,可能源自同義的 millipede,身軀有20節或以上,每節有兩對腳; 牠們被歸入多足亞門 Myriapoda 之下。單看描述或者已令密集恐懼症者起雞皮,但關於牠們的都市傳說實在太多,一般來說牠們都偏向夜行,或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覓食,較少和我們有互動。

蜈蚣(左上)、馬陸(左下)和蚰蜒 (右),後者英文稱為house centipede

相比之下,我們對同屬節肢動物的甲殼動物(分類上稱為甲殼亞門 Crustacea)包容程度高很多,無論從視覺、觸覺或味覺而言,所有人見到席上或真身的蝦、蟹、龍蝦、瀨尿蝦(書面語通常叫蝦蛄) 比見到以上提及其他節肢動物門的生物都會表現正常百倍,也不會覺得披著硬殼的牠們與昆蟲相關,正宗同門不同命。牠們在海洋中的地位,尤如陸地上的昆蟲般壟斷;而且牠們也不限於大海生活,潮間帶的藤壼、海蟑螂(碼頭邊常見的水曱甴)以及樹林的鼠婦等,原來都和蝦蟹一樣屬於甲殼亞門。


甲殼動物選粹
招潮蟹
(左上)、淡水蝦(右上)、鼠婦(左下)、海蟑螂 (右下)
前兩者屬於十足目 Decapoda,後
兩者屬於等足目 Isopoda

而最估不到的,竟然是牠們的血緣關係。節肢動物間的演化歷史直到今天還在爭論中,但近年分子生物學研究指出上面提及的四個亞門中,六足亞門(昆蟲 + 其他六隻腳非昆蟲)與外貌最不相似的甲殼亞門(蝦、蟹、藤壼、鼠婦等)關係最密切,兩者擁有共同祖先,而其餘兩個亞門(螯肢亞門和多足亞門)究竟與誰更親仍然未確定。如果我們採用Regier et al (2010) 的理據,以極不科學的方法解説的話,昆蟲和蝦蟹就像是堂親戚;蜈蚣的祖父母和「昆蟲+蝦蟹」的祖父母為兄弟姊妹,故此有著共同曾祖父母;而蜘蛛的曾祖父母和「昆蟲+蝦蟹+蜈蚣」的曾祖父母為兄弟姊妹關係,最似昆蟲的反而最疏堂。

當然,節肢動物族譜仍未完全解決,以上說法或許會再有轉變,但誰是昆蟲誰不是昆蟲,實在沒有甚麼懸念。不過用蟲字去描述其他細隻多腳或條狀無腳的生物,其實亦絕無問題,只要不是刻意昆人說牠們是昆蟲的話。


參考:

Regier, J.C., Shultz, J.W., Zwick, A., Hussey, A., Ball, B., Wetzer, R., Martin, J.W. & Cunningham, C.W. (2010) Arthropod relationships revealed by phylogenomic analysis of nuclear protein-coding sequences. Nature, 463 (7284): pp. 1079–1084.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041 | 牠不是蜜蜂 (二)

記憶過了數十年而不再提起,就會消失。而以下的記憶,卻因為要寫這篇文章而從櫃底浮上來。緣份到了,自然要把它記下來。

十歲樓下的日子,與生態有關的中文書籍,似乎只有市政局出版的一系列香港乜乜香港物物(也十分殿堂級),英文的接觸不到也不會明白,那時仍是只懂I go to school by bus的年代。書店和圖書館的選擇,就只有大量台灣印刷精美、圖文並茂而且文字旁有注音符號的科普書。而櫃底的記憶中,有幾本書都曾介紹過一種模仿蜜蜂、名字叫翱翱蠅的昆蟲。神奇地,全能的Google大神竟然沒有紀錄這相信已被淘汰的名字。

直到出現,這類昆蟲才再次出現在腦中。當然,名稱已成為今天較多人稱呼的食蚜蠅,英文名為hover flies或flower flies,分類上被歸為食蚜蠅科 Syrphidae。食蚜蠅、hover flies、flower flies這三個名字,其實已經描述了這類昆蟲最為人知的幾個習性。

Hover fly 之名源於牠們常在空中定翼飛,看守自己的領土,並且向異性求偶


稱為hover flies,是因為牠們會在空中定翼飛,定翼飛的原因包括捍衛領空(即霸地盤),或者向異性求偶,展示其強勁的(飛行)肌肉。那在網上消失了的稱呼翱翱蠅,應該也是這個意思。

而要長時間定翼飛,就要有相應的構造和生活習慣配合。絕大部分品種的翅膀上,有一條貫穿中間但不與其他翅脈連接的偽脈(spurious vein),能加強翅膀的結構強度,它亦是將食蚜蠅與其他蠅類分辨開來的重要特徵。

圖中紅色箭咀所指的便是偽脈,是食蚜蠅的主要特徵



有硬件,也要有能量才能推動,生活習慣所指的就是牠們經常出沒在花朵上(這就是flower flies名稱由來,中文有時被稱為花虻),目的自然不是IG打咭,而是吸食能量值極高的花蜜,有時亦會進食花粉,據稱這才能達致性成熟。

亦即是說,牠們和蜜蜂、黃蜂訪花的習性相近,逐漸地食蚜蠅黃黑相間的色系變成主流,傳統的生物理論認為這是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的一種,無毒的食蚜蠅外表模仿有毒針的蜂類,乃屬有著數之舉,令捕獵者卻步。另外,入花叢亦令食蚜蠅成為重要的傳播花粉媒介,有人認為某些植物依賴食蚜蠅多於蜂類。 然而,科學家對食蚜蠅擬態和授粉的認識,其實還不算很深,直覺成份多於實驗驗證。

正在一堆蚜蟲中捕獵的食蚜蠅幼蟲


那為甚麼吃花蜜花粉的又被稱為食蚜蠅?這名稱其實是源自捕獵蚜蟲、介殼蟲等半翅目昆蟲的食蚜蠅幼蟲,在農業上被用作控制這些影響作物生長的蟲害,據稱每天每隻幼蟲吃掉數十隻蚜蟲也不算難事。但這名稱其實又未盡然完全正確,皆因佔食蚜蠅科約四成品種的蚜蠅亞科 Syrphinae 和縮顏蚜蠅亞科  Pipizinae 幼蟲才會在植物上捕獵蚜蟲等昆蟲,佔餘下品種大部分的管蚜蠅亞科 Eristalinae 幼蟲則屬腐食性,在水中、泥土或樹皮下以腐敗中有機物為食,較難見的巢穴蚜蠅亞科 Microdontinae 幼蟲在蟻巢內生活,外觀和習性均極為奇特和隱秘。又是篇幅所很,等遲幾回才逐一介紹吧。

講到尾,代表整個科的拉丁名 Syrphidae  原來最不貼題,有違一般描述該組生物特徵的習慣,大家有興趣知道拉丁名來源的話可自行搜尋,與上面三個名字相比實在遜色一截。

2021年2月15日星期一

040 | Less is more

無論你有多討厭蒼蠅或蚊,也必須承認牠們的飛行能力完全超班,問問自己有幾多次能在空中徒手捕捉?

(雖然有同學親眼目睹茶餐廳伙記用橡筋擊落一隻)

以為牠們添加了甚麼推進器飛得比其他昆蟲快? 沒有。相反,牠們是靠減少了一對翅膀來成就敏捷的身手。

這隻黑帶蚜蠅 Episyrphus balteatus 展開僅有的一對翅膀,箭咀所示平衡棒清晰可見

今天絕大部分除蠅和蚊親戚外的有翅昆蟲,胸背都有兩對翅膀,粗略地說是由中胸節和後胸節(是的,昆蟲的身體在頭胸腹三部分之下還會有分節)背面發展出來的結構。而根據化石資料,最初昆蟲發展出翅膀時,是有三對翅膀的,即是連前胸節也長出了翅膀。但似乎三對翅膀的成本效益不佳,經過多年演化,現在已再見不到六翅的昆蟲。

大蚊的平衡棒極為幼長,比其他蚊類的顯眼得多

即使有兩對翅膀,很大部分昆蟲其實已將前後兩隻用不同方式連結起來,例如蜂和蛾的後翅前方有勾狀物或鬃毛連著前翅,飛行時前後翅同步,兩者形成一片大翅膀。另一些昆蟲前翅則變為堅硬革質,保護後翅和身軀,但失去飛行功能,甲蟲和蠼螋便是典型例子,只靠一對後翅也能自由飛翔。昆蟲翅膀演化的趨向,似乎是和雀鳥、蝙蝠、飛機看齊,能省則省。

蠅和蚊被歸類為雙翅目(Diptera),原因就是牠們將翅膀演化推向一極致:後翅完全消失,並演化成為一對平衡棒,功用其實有如手持拍攝穩定器、手提電話、航拍機內置的陀螺儀(gyroscope),幫助牠們在飛行時保持穩定。平衡棒在飛行時,會和翅膀一起上下震動,若果由向前直線飛行轉變方向,震動中的平衡棒會感受到額外的力量(等同於和颱風有密切關係的科氏力 Coriolis force),平衡棒基部(連接身體那端)的感官就會將神經訊息傳遞出去,讓頭部和翅膀的活動作出相應調整。

濛鬆震的照片也不是一無是處,這張顯示了平衡棒在飛行時也是在高速震動

你們明白嗎?坦白說我是不太明白的。概括來說,後翅演化而成的平衡棒令雙翅目昆蟲多了一組靈敏的感應器,對牠們飛行能力升呢有很大幫助。過往一些實驗曾將平衡棒移除,結果證明會令牠們不能再正常穩定地飛行。

而英文也用了蠅為飛行代言,fly除了是飛行這動作外,最初也泛指會飛的昆蟲,這也反映在butterfly、dragonfly、 mayfly等字上;現在則專指雙翅目的昆蟲, 可能是因為牠們最常出現在人類日常生活中,又或者牠們實在飛得太出眾?

較進化的蠅類(如圖中的寄蠅)雙翅基部發展為腋瓣(calypters),保護平衡棒

這兩張圖中,其中一隻是蜂,另一隻是蠅,不解釋你也應該可分辨?

平衡棒不是雙翅目的專利,另一類歸為撚翅目 Strepsiptera(這名字是真的,沒有撚化企圖)的奇特昆蟲也有,但牠們是前翅演化成平衡棒,後翅正常作飛行,有機會再作介紹。

2020年9月6日星期日

039 | 衣櫃裏的銀魚

結果還是要在家中才再見到牠。


記得第一次見到牠是在小學班房內的書簿櫃(現在還有嗎?)。那時已約略知道牠愛攝食含澱粉、多醣的物質,例如釘裝書籍和黏貼牆紙的漿糊,也會蛀食以棉、絲甚至皮革製的衣服。櫃內堆滿我們的練習簿,又長期不見天日,正可滿足牠食和住的需要,所以見到牠亦覺得不足為奇,向牠「嗨」了一聲後,便隨手把櫃門關上。

 

一關,就關了數十年。

 

間中牠在朋友家中出現,傳來照片詢問如何處理,只能解釋我並非從事防治蟲鼠工作,但一般驅蟲用樟腦應足夠防止衣服被蛀食,更重要的是要斷捨離地減少雜物積聚。不過,聞到驅蟲劑氣味產生不適或在收拾時移動重物引致肌肉勞損的傷害,應遠比見到牠令到個心離一離的傷害為大。

 

可能家中衣服不多,又或者雜物多得插針也有困難,一直未曾在家中遇過牠。為了寫這篇文章,曾問朋友借用牠的照片,卻發現家居昆蟲原來並不太受生態人的青睞。


結果還是要在家中才再見到牠,在收拾露台物品時發現牠伏在地上。


於是便有了這篇關於衣魚的文章。


出現在雜物堆下的衣魚,右邊尾鬚斷了一截

 

衣魚的名稱十分直白。「衣」是因為牠們常蛀食衣物,「魚」是因為牠們前圓後尖的身體,以及擺動身體擾亂捕獵者的動作與游動的魚相似,而這動作也令牠們被西方國家稱為魚,如英文的silverfish、法文的 le poisson d’argent等,silver是指衣魚當中最受注目的品種Lepisma saccharina身體上閃閃生輝、可脫落而令牠們較難被抓捕的鱗片。古代中國稱之為蛃、蟫、蠹魚,「蠹」字泛指蛀食有機物(如木材、衣服)的蟲,可見幾千年來牠們的形象也不算很好。

衣魚身體扁平,方便牠們在狹縫暱藏

終身蛻皮制是衣魚與其他昆蟲極大的分野。相信大家對昆蟲的變態都有一定認識,大部分都可歸入為完全變態(有蛹期)和不完全變態(無蛹期)的類別,當長大為成蟲後(翅膀完全長成、離開蛹、有繁殖能力),便不會再蛻皮或長大。但衣魚一生都沒有經歷變態的階段,幼體外貌與成蟲無異,在達到性成熟後仍會不斷蛻皮、不斷長大、不斷交配,壽命可達四年以上,比一般昆蟲的成蟲長命得多。

尾鬚兩邊短、中間長,是石蛃與衣魚不同之處
漁護署的昆蟲名錄只記載了一種 Pedetontus bianchii 比氏跳蛃

 

三條長度相約的尾鬚,令衣魚很容易辨認,所以科學家一直將同樣原始、同樣無翅膀、同樣有三條尾鬚的石蛃與衣魚歸類為纓尾目 Thysanura。直到二十世紀末,科學家以DNA、口部結構等分析,認為衣魚與其他有翅昆蟲的關係比石蛃更密切,故此將兩者分家,全世界五百多種衣魚被歸入衣魚目Zygentoma,五百多種石蛃則歸入古口目Archaeognatha,從外貌和習性可以將兩者區分:

l   石蛃身體上下方向拱起,似一條垂直的魚,頭部細小;衣魚身體較扁平,頭部較大

l   石蛃中間尾鬚較兩側為長,受驚時可助其身體彈起,故被稱為jumping bristletails衣魚三條尾鬚長度相若,不能彈起,但逃走也不慢

l   石蛃主要出現在野外,以藻類、地衣為食;衣魚多數在家居發現,蛀食含澱粉、多醣類有機物

石蛃身軀上下方向拱起,與衣魚扁平身體有很大分別,反而與蝦有幾分相似

漁護署紀錄了3種衣魚和1種石蛃,後者在郊外也不是隨時可見,若你在家中見到前者,希望你先想想以上的故事,或許你會覺得那一天還是有一點點運氣。

 

2020年7月21日星期二

038 | 纓。花樹上

想不到我的日常工作也會與昆蟲扯上關係。

事緣地盤附近商廈收到食肆租戶投訴,懷疑工程產生積水,導致蟲患增加,恐影響衛生環境。難得管理處同意將發現到的昆蟲收集,並轉交我們跟進,好奇的我當然立即走去八卦究竟是何方神聖。

黑色一點點如芝麻般大小的標本附在透明膠紙上,放到眼睛的最近對焦距離也看得不太清楚。但從其如雪茄般的長條身型,也不難判別出這是吸食植物汁液的薊馬,明顯是來自附近公園樹木上的群落。如果地盤內有適合牠們居住的生境,那可是科學上的新發現。

這個讀作「計」的「薊」字,我也是在因為這種昆蟲才認識,除了地名(如薊國,春秋時期諸侯國之一)、植物名(如成為蝴蝶蜜源植物的野草勝紅薊)或姓氏(極少見)外,可能就只出現在薊馬這一稱呼中。而薊馬名稱的由來,至今我仍未找到答案。
薊馬身型極為細小,但外型也不算難辨認

薊馬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十分陌生,除非是從事與農作物有關工作,否則這些一般只有1至3毫米長的昆蟲極少引起我們注意。椿象算是親緣關係較為接近的親戚,但薊馬身上很多特徵不只與這些親戚相去甚遠,在昆蟲中也極為獨特,例如牠們的翅膀。

薊馬的翅膀主體結構十分狹長,特別的是前後兩邊都生長了毛,每隻翅膀整體形狀類似一條鳥類羽毛,故此在分類上牠們被歸作纓翅目 Thysanoptera,源自希臘文θύσανος (thysanos,流蘇) + πτερόν (pteron,翅膀)。牠們以一種被稱為clap and fling的飛行方法,雙翅在背上拍動,然後再向外撥出去。據稱這種拍動所產生的氣流漩渦可讓細小的昆蟲飛得更有效率,但對大型昆蟲來說則會令翅膀耗損。


全球有六千多種薊馬,香港的紀錄接近一百種,但並不是所有成年的薊馬都會長出翅膀,有些品種的雌性無須交配便可誕生下一代,與牠們的遠房親戚蚜蟲倒十分相似。牠們具有左右不對稱的銼吸式口器,左顎用作鎅開植物表面以吸取汁液,右顎則已退化。而由於很多品種在吸食植物汁液時會傳播病毒(如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令葉面變色等原因,再加上牠們體型細小、難以清除,故此很多品種都隨著貿易而遍佈全球,影響農作物收成。

薊馬翅膀的邊沿長了一排長毛,故被歸類為纓翅目
然而,有些大賣的辣椒卻是靠薊馬來傳播花粉,亦有些薊馬會捕食蟎、角蟬和其他品種的薊馬。還是那一句,你能簡單非黑則白地指牠們是害蟲或益蟲嗎?

薊馬也是少數像蜂和蟻那樣具真社會性的群居昆蟲,某些品種會在植物葉上注入唾液,刺激植物組織生長形成球狀的蟲癭,沒有繁殖能力的薊馬士兵負責保護蟲癭內、專注進食和產卵的薊馬后。

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037 | 密集恐懼症慎入

密集恐懼症(Trypophobia)這詞語原來只有十多年歷史,是指對於一堆聚在一起的細小東西(如小孔、出疹)所產生之不安、厭惡感。醫學界對它了解不多,只能估計是演化過程發展出來、本能上避開一些以密集形態出現的危險或疾病(如蜂巢、皮膚潰爛),記住只是估而已。

是否只是細小的東西才會產生密集恐懼? 那麼一堆月餅聚在一起會嗎?一堆綿羊又如何? 一堆雛菊呢? 我不知道界線在那兒,只知大部分人見到一堆嚙蟲都會即時說「噫好核突呀!」。

嚙蟲外貌其實無甚特色,當中有些品種會吐絲作巢



上圖近望,這堆無翅的紅色嚙蟲極為健碩,遠看卻只是樹幹上小小的一堆紅點


松鼠、家鼠等被歸類為齧齒目,皆因牠們有發達門牙,「齧」讀音類似「熱」,解作咬。嚙字和齧字意思和讀音相通,但嚙蟲卻不是有門牙,只是因為牠們的咀嚼式口器而得名。而牠們最大的特色,就是無甚特色,有最普通的眼、最普通的腳、最普通的口、最普通的觸角,等同教科書對昆蟲的基本描述。

嚙蟲的英文名稱為booklice 或 barklice,前者在中文中被譯為書蝨,一般沒有翅膀,只有一至兩毫米長;後者被譯為樹蝨,可長至一厘米,同一種會出現有翅和無翅的個體。這兩個名字也反映了牠們的食性:嚙蟲進食樹皮上的地衣和藻類、家中牆壁上的黴菌和書脊漿糊中的澱粉質,解釋了牠們為何老是在這些地方出沒。我曾經不下數次被同事問及家中出現大量微小米白色昆蟲應如何處理,其實只要保持乾爽,並且斷捨離減少雜物,牠們便不會視你的家為理想棲息地。

樹皮上的地衣是嚙蟲的主糧

嚙蟲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中較後出現的類群,與椿象等半翅目昆蟲親緣關係較近,分類上曾經自成一目:嚙蟲目,拉丁名稱是Psocoptera,源自希臘文ψῶχος(psokhos,咬)(-ptera何解請自行扒文,很多舊文已有提及)。2000年代後期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認為蝨子(其時分類為蝨毛目Phthiraptera)其實是一種特化了的嚙蟲,故此將兩者結合成為Psocodea,中文有人保留嚙蟲目的名字,也有人改稱為咀顎目。

1950至60年代,香港大學動物學系的Ian Thornton曾發表了多篇關於本地嚙蟲的學術文章,有部分新種以香港來命名(如香港斑嚙蟲 Mesopsocus hongkongensis,1959年發表)。嚙蟲專家李法聖(來自中國)和Edward Mockford(來自美國)亦曾在1997年命名香港印上嚙蟲Hinduipsocus hongkongensis。漁護署劉紹基的《香港昆蟲名錄》羅列了68種曾在香港紀錄過的嚙蟲,相信很多都是細小得難以單憑肉眼去辨認。

手指也是量度昆蟲大小工具,可讓你估量一下這隻嚙蟲的尺碼


2019年12月31日星期二

036 | 水源蟲子(四):魚蛉

或者是受張愛玲影響,一向覺得名字有個蛉字的昆蟲應該有很優雅的外表,至少上次介紹過的醜小蛉成蟲如是。

但名字與外貌不相稱也很常見,就如之前提及的齒蛉,以及其親戚、今次的主角魚蛉一樣,幼蟲和成蟲都是兇神惡煞的龐然大物。

基於牠們碩大的翅膀,今天魚蛉和齒蛉被歸入廣翅目 Megaloptera(希臘文μέγα- = Mega-「巨大」+ πτέρυξ = pteron「翅膀」)。曾幾何時,牠們與另一類香港未紀錄過的蛇蛉目Raphidioptera(又是蛉!)及一眾醜小蛉同屬脈翅目旗下,但一些主要特徵的分別令科學家將牠們歸入三個家族。參考《中國動物誌.昆蟲綱.第51卷.廣翅目》:

  • 脈翅目的成蟲口器向下伸展;幼蟲口器為雙刺吸式
  • 廣翅目的成蟲口器向前伸展;幼蟲口器為咀嚼式,水生,腹部有氣管鰓
  • 蛇蛉目的成蟲口器向前伸展,前胸明顯細長(所以叫snakefly),產卵器像一支針;幼蟲口器為咀嚼式,陸生,腹部氣管鰓

雄性台灣斑魚蛉,觸角呈櫛狀

不過牠們在演化上的親戚關係還算很近。看看魚蛉那對像長裙一樣的大翅膀,上面翅脈的複雜程度和草蛉也差不多,在昆蟲中只有蜻蜓的翅脈比牠們更密集。

在蜻蜓狂熱之前,我從未見過魚蛉。之後溪流成為慣性蒲點,魚蛉就老是常出現,皆因牠們都是淡水之友,成蟲比起其老表齒蛉身型細一個碼,但都有兩三吋長,而且易見得多。

魚蛉的幼蟲是清澈溪流中兇猛獵食者,以大顎捕捉任何吞得下的水生動物,甚至包括同類。和齒蛉一樣,牠們腹節兩側都有氣管腮,形態上比齒蛉更配得上水蜈蚣的稱號。幼蟲期是魚蛉生命史中最長的一部分,一般要兩三年才發育完成,爬到岸邊化蛹。據稱在蛹期的魚蛉仍有移動的能力,可能這是最原始完全變態昆蟲的特徵。

一如很多其他水生昆蟲,魚蛉成蟲的壽命都不長,大概只有一個星期左右。牠們的顎部比齒蛉小,更多是雄蟲用來吸引異性,或者和同性打鬥之用;雄性的觸角呈羽毛狀,與雌性的絲狀觸角有很大分別,相信也是因求偶而演化出來。如大家有留意這裏的文章,應該會發現這些套路在不同類群的成蟲身上都很常見,始終繁衍後代是牠們成熟後的首要甚至是唯一追求。

《野外動向》雜誌第44期刊載了饒戈先生的一篇文章《簡述香港的齒蛉和魚蛉(廣翅目)》,文中提及在香港紀錄過三種魚蛉,均屬於斑魚蛉屬 Neochauliodes spp.:

  • Neochauliodes bowringi 緣點斑魚蛉——模式標本在香港發現,現藏於大英博物館;香港昆蟲中老是常出現的種名bowringi應該都是紀念港督寶靈爵士的兒子John Charles Bowring。
  • Neochauliodes formosanus 台灣斑魚蛉
  • Neochauliodes koreanus 朝中斑魚蛉——上述《中國動物誌》指出這品種的模式標本(也是藏於大英博物館)有可能是在香港發現,但懷疑蒐集者將標籤混淆,誤以為這種是採自韓國首爾。作者的理由是所有副模式標本都從香港採集,而其特徵與華南其他品種較類近,相反所有檢視過的韓國標本都是台灣斑魚蛉,故認為這種沒有在韓國分佈,亦建議將其中文名改為雙色斑魚蛉。
雌性台灣斑魚蛉,觸角呈線狀

文章內亦提供了檢索表,以翅膀上的翅脈和斑紋、身體部分的顏色等為分辨特徵。

漁護署劉紹基先生於2019年出版的香港昆蟲名錄中記載了六種魚蛉,除了上述三種之外還增加了這幾種:

  • Neochauliodes meridionalis 南方斑魚蛉
  • Neochauliodes sinensis 中華斑魚蛉
  • Neochauliodes umbratus 蔭斑魚蛉

未知這是純粹紀錄曾報導的品種還是有標本、相片存證,這就靠大家去解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