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星期二

038 | 纓。花樹上

想不到我的日常工作也會與昆蟲扯上關係。

事緣地盤附近商廈收到食肆租戶投訴,懷疑工程產生積水,導致蟲患增加,恐影響衛生環境。難得管理處同意將發現到的昆蟲收集,並轉交我們跟進,好奇的我當然立即走去八卦究竟是何方神聖。

黑色一點點如芝麻般大小的標本附在透明膠紙上,放到眼睛的最近對焦距離也看得不太清楚。但從其如雪茄般的長條身型,也不難判別出這是吸食植物汁液的薊馬,明顯是來自附近公園樹木上的群落。如果地盤內有適合牠們居住的生境,那可是科學上的新發現。

這個讀作「計」的「薊」字,我也是在因為這種昆蟲才認識,除了地名(如薊國,春秋時期諸侯國之一)、植物名(如成為蝴蝶蜜源植物的野草勝紅薊)或姓氏(極少見)外,可能就只出現在薊馬這一稱呼中。而薊馬名稱的由來,至今我仍未找到答案。
薊馬身型極為細小,但外型也不算難辨認

薊馬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十分陌生,除非是從事與農作物有關工作,否則這些一般只有1至3毫米長的昆蟲極少引起我們注意。椿象算是親緣關係較為接近的親戚,但薊馬身上很多特徵不只與這些親戚相去甚遠,在昆蟲中也極為獨特,例如牠們的翅膀。

薊馬的翅膀主體結構十分狹長,特別的是前後兩邊都生長了毛,每隻翅膀整體形狀類似一條鳥類羽毛,故此在分類上牠們被歸作纓翅目 Thysanoptera,源自希臘文θύσανος (thysanos,流蘇) + πτερόν (pteron,翅膀)。牠們以一種被稱為clap and fling的飛行方法,雙翅在背上拍動,然後再向外撥出去。據稱這種拍動所產生的氣流漩渦可讓細小的昆蟲飛得更有效率,但對大型昆蟲來說則會令翅膀耗損。


全球有六千多種薊馬,香港的紀錄接近一百種,但並不是所有成年的薊馬都會長出翅膀,有些品種的雌性無須交配便可誕生下一代,與牠們的遠房親戚蚜蟲倒十分相似。牠們具有左右不對稱的銼吸式口器,左顎用作鎅開植物表面以吸取汁液,右顎則已退化。而由於很多品種在吸食植物汁液時會傳播病毒(如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令葉面變色等原因,再加上牠們體型細小、難以清除,故此很多品種都隨著貿易而遍佈全球,影響農作物收成。

薊馬翅膀的邊沿長了一排長毛,故被歸類為纓翅目
然而,有些大賣的辣椒卻是靠薊馬來傳播花粉,亦有些薊馬會捕食蟎、角蟬和其他品種的薊馬。還是那一句,你能簡單非黑則白地指牠們是害蟲或益蟲嗎?

薊馬也是少數像蜂和蟻那樣具真社會性的群居昆蟲,某些品種會在植物葉上注入唾液,刺激植物組織生長形成球狀的蟲癭,沒有繁殖能力的薊馬士兵負責保護蟲癭內、專注進食和產卵的薊馬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