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Google一下如何將緣份一詞翻譯成英文,你會發現大家都落了結論,認為無一個英文字可完全表達這個意思,最接近的已是一個美麗而複雜但又不盡然相同的詞語 Serendipity。緣份這回事的確很難用文字去解釋,除了參透佛理的人外,我相信拍攝生態者已是社會中最能理解緣份的一群,尤其是當我聽過阿民尋找伊灰蝶的故事之後。
以灰蝶科(Lycaenidae)的標準來說,伊灰蝶 Rachana
jalindra 體型屬中等,翅膀展開後約有40mm闊。和很多其他灰蝶一樣,牠們翅膀底面(即是休息豎立翅膀時讓你見到那一面)都以白色為主,後翅的角落部分都有兩個模擬眼睛的黑點和兩條幼小的翅尾;最獨特的是前後翅外緣佔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面積為啡色,這在香港的灰蝶中絕無僅有。若果牠一出現,以其體型和翅膀顏色,很難會將其誤認為其他灰蝶。
而香港甚至是中國第一個伊灰蝶的紀錄,卻遲至2004年才在大埔滘出現。究竟是因為颱風將牠們從東南亞吹來,抑或是牠們多於樹頂出沒而被忽略,我們不得而知。在香港蝴蝶中,伊灰蝶算是十分難遇上,惟這十多年來也不時在大埔滘的其中一處山峰出現,吸引不少蝶友登山守候,包括當年熱忱於影蝴蝶的阿民。
阿民身體散熱功能十分強勁,我在地盤已經比紮鐵工友們流汗流得更多(雖然他們的工作比我辛苦一百倍),但相比阿民可瞬即將裇衫扭出汗水的程度仍猶有不及。而臨抵達山峰前的一段路,是延綿三百六十五級的石梯,三百六十五級在山脊上沒有遮擋的石梯。要在陽光普照的日子攀上相等於十多層樓的高度,汗流如雨與及「扯蝦」喘氣腳仔軟乃屬必然。以阿民的流汗程度,沒有那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決心,實在難以忍受眼前成為汗簾洞的艱辛,揹著攝影器材登峰去。
而且是連續數個周末都去。
那是三、四月之間的事,阿民得知有蝶友在山上拍攝到伊灰蝶,心癢難耐(收過這類消息的朋友應該很明白),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六便立即帶齊裝備一早上山。那天有雲,陽光不算太猛烈,以登峰步程來說應該沒那麼艱辛,但亦可能因為有雲,令登峰蝴蝶的數量減少,阿民等了一整天,伊灰蝶也沒有出現。
電視廣告有云:「希望在明天吖嘛」,或者第二日天氣會好一點,又或者伊灰蝶會出來亮一亮相?這些「或者」為阿民注入拾級而上的動力,翌日再度攻頂,期望能一睹伊灰蝶的芳容。可惜,那天也是無功而還。
不打緊,五個工作天之後又是兩日假期,留得青山在,哪怕無蝶影?於是,第二個星期六和日阿民又再重覆著那用汗水換來、爬升三百六十五級的路線。山頂範圍不算很大,但伊灰蝶也不是善類,快速穿插在樹冠間,有蝶友在某棵樹上見到,大顆兒行到過來牠卻飛走。這第二個周末同樣以白果告終。
先問問大家,第三個周末你們會不會再上山搏一搏?
當年阿民已參透「去唔一定有,唔去就一定無」的道理,第三個星期六仍舊拾級而上,奈何仍舊不見伊灰蝶。這連續數星期的考驗,不單耗費了阿民的體力,也磨蝕了他的意志,結果第三個星期日,阿民在途中決定不上山峰,深信伊灰蝶與他仍屬緣淺。
第四個周末,阿民在郊外遇到另一位蝶友。
阿民:「近來有無影到啲好嘢?」
蝶友:「有啊,啱啱影到伊灰蝶喇!」
阿民:「係?响邊度搵到架?」
蝶友:「咪大埔滘個山頂上面囉,上個星期日影之嘛!」
阿民:「⋯⋯」
若干年後,有人在郊外等蝴蝶食麵包時見到伊灰蝶在地上吸水,也有人在影蜻蜓時無意中遇到伊灰蝶在郊遊地點路旁葉上。這些都是阿民常去的地方,都不用行三百六十五級石梯。
而且是連續數個周末都去。
那是三、四月之間的事,阿民得知有蝶友在山上拍攝到伊灰蝶,心癢難耐(收過這類消息的朋友應該很明白),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六便立即帶齊裝備一早上山。那天有雲,陽光不算太猛烈,以登峰步程來說應該沒那麼艱辛,但亦可能因為有雲,令登峰蝴蝶的數量減少,阿民等了一整天,伊灰蝶也沒有出現。
電視廣告有云:「希望在明天吖嘛」,或者第二日天氣會好一點,又或者伊灰蝶會出來亮一亮相?這些「或者」為阿民注入拾級而上的動力,翌日再度攻頂,期望能一睹伊灰蝶的芳容。可惜,那天也是無功而還。
不打緊,五個工作天之後又是兩日假期,留得青山在,哪怕無蝶影?於是,第二個星期六和日阿民又再重覆著那用汗水換來、爬升三百六十五級的路線。山頂範圍不算很大,但伊灰蝶也不是善類,快速穿插在樹冠間,有蝶友在某棵樹上見到,大顆兒行到過來牠卻飛走。這第二個周末同樣以白果告終。
先問問大家,第三個周末你們會不會再上山搏一搏?
踏上這無盡365級的尾段 |
第四個周末,阿民在郊外遇到另一位蝶友。
阿民:「近來有無影到啲好嘢?」
蝶友:「有啊,啱啱影到伊灰蝶喇!」
阿民:「係?响邊度搵到架?」
蝶友:「咪大埔滘個山頂上面囉,上個星期日影之嘛!」
阿民:「⋯⋯」
若干年後,有人在郊外等蝴蝶食麵包時見到伊灰蝶在地上吸水,也有人在影蜻蜓時無意中遇到伊灰蝶在郊遊地點路旁葉上。這些都是阿民常去的地方,都不用行三百六十五級石梯。
今年我在三百六十五級之上有幸遇到伊灰蝶,希望阿民出年也會與牠結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