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蜂和蟻其實是一家親。螞蟻也可以說成是一種特別的蜂類,是膜翅目下蟻科 Formicidae的成員,全部都是群居品種。而我們日常所稱呼的黃蜂就是胡蜂科 Vespidae 的昆蟲,當中會群居的主要是胡蜂亞科 Vespinae 和馬蜂亞科 Polistinae。蜜蜂則是屬於蜜蜂科 Apidae 的成員,但當中有相當數量品種其實是獨居的,並非有蜂字尾的昆蟲都會像讀書時所學般會聚集一起嗡嗡嗡般分工合作。
雙色胡蜂 Vespa bicolor 是燒烤場地的常客 |
問題來了,工蜂中是雄性比雌性多,還是雌性比雄性多?
上圖那兩團橙色東西是蜜蜂後腿特別結構所盛載的花粉 |
蜜蜂有著特別的有性繁殖模式,稱為染色體倍性性別決定系統(haplodiploid sex determination,長得很的一個名)。工蜂和蜂后同是由上一代蜂后和雄蜂交配後所產生的授精卵孵化出來,究竟會變成工蜂還是蜂后全是後天由巢內工蜂如何照顧而定,若孵化後持續地被餵食蜂王漿,那幼蟲就會變成蜂后;但如果後期轉吃花粉和蜂蜜,則會變成工蜂。雄蜂則是由未授精卵孵化出來的,牠們身上的基因全由母親而來,染色體數量比工蜂少一半。這種模式會衍生出神奇有趣的事實:
- 雄蜂們沒有父親,也沒有兒子,但有外祖父和男孫;
- 工蜂們有75%的基因與蜂后相同,一般其他生物在有性繁殖情況下只有50%基因來自母體。工蜂們雖然犧牲了生育能力,但透過群居分工,更能確保牠們的基因能繼續繁衍下去。這也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 William D. Hamilton 在1964年提出的親屬選擇 (kin selection)理論其中一個例子,巧妙地解釋了同巢不同工並非單純的利他主義(altruism)行為。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群居的黃蜂和螞蟻中,我們遇到的一般都是雌性工蜂、工蟻,靠著牠們擔起整頭家。或許每年3月8日也應向牠們一同致敬吧?
為回應最近票房大收的印度電影《打死不離三父女》,這裏特別加映女子螞蟻摔交比賽,由左方黃猄蟻 Oecophylla smaragdina 對右方雙齒多刺蟻 Polyrhachis dives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